您现在的位置是:百科 >>正文
拾荒老人捐款行善16年
百科67人已围观
简介初春的大别山,还未退去寒意。3月14日一大早,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,67岁的储德素就和往常一样起床,穿上自己的破棉袄,将前一天的剩菜剩饭用锅灶加热,匆匆吃完早饭,便开着他的三轮车,开始了走村串户回收废品 ...
初春的拾荒大别山,还未退去寒意。老人3月14日一大早,捐款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,行善67岁的拾荒储德素就和往常一样起床,穿上自己的老人破棉袄,将前一天的捐款剩菜剩饭用锅灶加热,匆匆吃完早饭,行善便开着他的拾荒三轮车,开始了走村串户回收废品的老人“工作”。
一元、捐款两元……在农村,行善回收废品只能赚取微薄的拾荒“差价”。但这么多年来,老人储德素捐出去的捐款每一分钱,都是这样一元、两元攒下来的。
储德素是岳西县温泉镇牌坊村村民。2008年以来,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会去岳西县红十字会“报到”,少则100元、多则1000元,向贫困地区捐款,16年如一日、从未间断。
2008年,汶川大地震。从电视里看到灾区泪眼蒙眬的孩子,储德素的心揪成一团。储德素是经历过苦难的人,曾经吃过糠粑、苦菜充饥,知道苦的味道。“我吃过百家饭,最看不得别人受苦,我想帮帮他们。”一开始,他不知道如何捐款,便揣着钱在街上找,看到有单位设立了向灾区献爱心的捐款点,就把自己所有积蓄1000元全部捐了出去。
后来,储德素托朋友打听得知岳西县红十字会能接收捐款。从那以后,他便对捐款“上瘾”了。再后来,因为身体原因,储德素不能再干农活了。他就买来一辆三轮车,每天走街串巷收废品赚取微薄利润。每个月初,他把废品送到收购站,拿到钱后,便直奔县红十字会。
“您家条件也不是很好,少捐一点吧?”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地劝他。“没事,儿子、媳妇在深圳打工,我自己能养活自己,够了。”储德素总是笑呵呵地回答。
16年过去了,除了丢失的,现存的捐款单可以铺满一整张八仙桌。16年具体捐了多少钱,他不知道,也没具体统计过。
但16年过去了,储德素家的新房已经成了旧房,却仍然没有装修,家里几样家具还是收废品收来的;他身上的衣服很破旧,已经十来年没买过新衣;他一日三餐清汤寡水,基本上是一顿饭一个菜就打发了;因为常年收废品,他的手看起来又脏又黑,洗也洗不掉……
“别人收废品能赚钱,储大爷却赚不到钱。”村民看到他这个样子,都见怪不怪,说:“他称秤不克斤扣两,还从不‘拿’村民家门口的塑料瓶子、铁罐子。”采访中,村民们对储德素老人无不交口称赞,他们知道储大爷是个好人,知道他经常捐款,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个拾荒老人已“偷偷摸摸”捐款16年,从未间断。
储德素,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有着高尚的道德,过着朴素的生活,拥有普通却闪光的人生。(记者 江月 通讯员 王云峰 吴均奇)
■编后:
走街串巷、风雨无阻,储德素老人靠着一辆三轮车、一沓编织袋拾荒攒下的微薄收入,捐款行善、扶危济困16年。每弯一次腰,就能多挣几分钱,正是这成千上万次的“累与苦”,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和光亮。
而老人陈旧的家具、破旧的衣裳、简单的三餐……其近乎苛刻的俭朴生活与对他人的大方慷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凡人善举动人心。正如文章所说:储德素,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有着高尚的道德,过着朴素的生活,拥有普通却闪光的人生。
他就是安庆的“白方礼”。
Tags:
相关文章
久尔杰维奇接近新国青帅位 带队理念和态度深得认可
百科来源:北青体育 肖赧在2005年龄段U20国足、2008年龄段U17国足相继折戟U20亚洲杯、U17亚洲杯赛后,以2007年龄段精英球员为班底的新一届国青队下届U20国足)的组队工作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援手“无言” 大义有声
百科前段时间,吴绩晨左)获“瑶海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今年5月底,合肥聋哑小哥吴绩晨骑车途经寿春路桥时,看到一名女子落水,情况十分危急,他立即停车,快速跑到桥下,一头扎进水里奋力将该女子救上岸。最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初一写人作文:老师二三事 6
百科时间就像离弦的箭般消逝,初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,我们接受了新的环境、新的老师、新的同学、新的知识,也有许多事物和人在我们的脑海中钉上了深刻印象。我想,最让我记忆犹深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:李老师。第一节语文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友情链接
- 山药芡实薏仁粥的做法及功效
- 滁州市开展“五一”家庭文明建设活动
- 一图读懂|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5年工作要点
- 洛克人ZX 分支线任务攻略
- 装修设计攻略 装修设计费用是多少
- 童装店装修效果图 童装店装修哪种模式好
- 《博德之门3》发布8号补丁介绍视频 四大全新副职!
- 三林镇杨东社区出现“移动便民小屋”,里面竟然有这些服务……
- 快手怎么直播 18183手机游戏网
- 不被重视的心酸说说 不被在乎的心情短句
- 中国女排公布集训名单,两名广东球员入选“蔡家军”
- 马鞍山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段
- 淮南市:当“志愿红”遇上“新春红” 在奉献中传递温情与感动
- 省巾帼风采展示活动举办
- 宿州市打造新就业群体“友好场景”
- 青阳县庙前镇: 衔接资金生效益 “仿真花”变“幸福花”
- 我省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
- 马鞍山市: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
- 张耘:非遗传承人23年倾心六尺巷 讲好新时代谦和礼让故事
- 亳州市:“小剧场”演绎“大民生”